• <ul id="um802"><pre id="um802"></pre></ul>
    <strike id="um802"><s id="um802"></s></strike>
    <th id="um802"></th>
  • 您的位置: 西藏統一戰線 > 民族宗教 > 正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丨四個關鍵字,看民族團結在雪域高原開花結果

    作者: 舒靜、王明玉、魏冠宇發布時間: 2024-09-20 10:18:49來源: 新華網
    打印
    T+
    T-

      近日,記者隨“雪域高原煥新貌”調研采訪團走入西藏。廣袤高原上,從綠意盎然到民生暖意,從民族交融到興邊富民,煥新之變無處不在,涵養出愈發絢爛的民族團結之花。

      “綠”:守護好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9月的藏東南,尼洋河畔綠意蔥蘢。今年3月在河畔荒灘種下的桃樹,枝干漸長,明年春天就會開出粉白的桃花。

      “以后這里會像下游的雅尼濕地一樣美麗。”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村民尼瑪曲吉說。

      2021年以來,雅尼河谷累計綠化國土面積8419畝,來自巴宜區、米林市5個鄉鎮的村民參與其中,讓黃沙不再、枝葉漸長。

      種下的是花草樹木,改善的是生態環境,提升的是居民生活質量。

      “過去這里缺林少綠、荒山禿嶺,每天看著光禿禿的山,心情都不好了。”拉薩市民曲珍望著綠意盎然的南山公園,回憶起10多年前的景象。

      2021年起實施的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計劃用10年完成營造林206.72萬畝,將拉薩打造為青山擁南北、綠水繞古城的生態宜居高原城市。

      過去15年,青藏高原正在變濕、變綠。無數人付出艱辛努力,只為守護好這里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2024年9月1日,游客在拉薩南山公園游玩。新華社記者舒靜 攝

      “暖”:民生溫度標刻幸福

      雪域高原上,煮飯做菜不易熟、傳統高壓鍋操作復雜且存在安全隱患,一直是困擾農牧民群眾的生活難題。

      2022年,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牽頭,組織有關機構、企業成立技術攻關小組,深入不同海拔地市調研測試,創新研發出更省心順手的高原多功能炊具。

      “使用這種高壓鍋,單手操作就可以泄壓,不燙手、不噴濺;鍋蓋會顯示溫度,還有報警功能,更安全。”西藏尚廚炊具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久和介紹說。

      2023年,69萬只高原炊具走進農牧民家中。嶄新的“高原鍋”、豐富的食材,烹飪出幸福的“呀咕嘟(好)”味道。

      暖意也在雪域高原上的“天下第一道班”蔓延。

      109道班承擔著唐古拉山口的道路養護保通任務。這里被稱為“生命禁區”。70年來,一代代高原養路工人在這里深深扎根、甘作路石。

      “感謝你們在雪域之巔,一直默默守護這條神奇的天路,溫暖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救助站里的200多面錦旗、4000余封感謝信,寫滿過路人對養路人的感激,也映照出一幅幅民族團結的感人畫面。

      對口援藏工作開展30年來,17個省市和數十家中央企業發揮各自優勢,有效助力重大民生問題的改善提升。

      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3.1年;400多種“大病”不出西藏,2400多種“中病”不出市地,常見“小病”在縣級醫院基本就能及時治療……一件件惠民實事、一項項民心工程,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各族群眾。

      “融”:茶和鹽巴永不分離

      “突切囊(感謝)!突切囊!”今年年初,凜冽寒風中,尼瑪次仁和漢族志愿者藍明峰為一名腿腳不便的病人送去拐杖。臨行前,這名受助群眾將親手做的餅子塞到兩人手中。

      在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各民族群眾組成的志愿服務隊11年來送醫送藥、照顧老人……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尼瑪次仁說:“沒有轟轟烈烈,只有各民族群眾互幫互助,親如一家。”

      同吃一桌飯、同上一堂課、同感民族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青少年心田。

      阿里地區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廣場旁,指著展板上的“扎根雪域高原的玉麥姐妹”,六年級學生扎西旺姆自豪地說:“這些故事我都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每次講,大家都湊過來聽。56個民族本來就是一家人!”

      不只是社區和校園。漫步拉薩,古色古香的八廓街,天南海北的各族商戶“比鄰而市”;駐足阿里,街頭巷尾其樂融融,身著多彩民族服飾的老人、孩子和青年,傳遞出幸福和喜悅……

      中華一家,情深意長。“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格局已然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茶和鹽巴永不分離”的故事書寫著新的篇章。

      “興”:繪就興邊富民新畫卷

      如今的西藏,21個邊境縣的經濟總量和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建成624個邊境小康村,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大改善。

      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也是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動力源。

      走進日喀則市江孜縣班覺倫布村,“阿佳(大姐)”們哼著歌,嫻熟操作機器……一雙雙巧手,編織出彩虹般絢麗的氆氌。

      氆氌是藏族群眾制作藏式衣物的毛織品,制作工藝已有上千年歷史。在上海浦東援藏力量幫扶下,“阿佳格桑工坊”7月正式開放,近30名當地婦女得以在家門口就業。

    在西藏日喀則市一間門店拍攝的玩偶、圍巾、披肩等江孜氆氌產品。新華社記者孫瑞博 攝

      類似江孜氆氌這樣的產業,已成為西藏發展的一張張新名片——

      在那曲,“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廣泛挖掘鄉村能人,助力特色產品走向廣闊市場;在山南,核桃樹成為“搖錢樹”,帶活鄉村旅游、木碗加工等產業鏈;在阿里,日土白山羊絨享譽國內外,成為當地推進鄉村振興的“軟黃金”……

      日子更好,心就更齊。

      一步跨千年,同筑中國夢。各族同胞心相通、情相融,志相同、力相聚,同創昨日輝煌,也必將共同迎來新的飛躍。

    (編輯:陳建國 責編:周勇 終審:劉期勝)
    相關閱讀
    ?

    熱點關注更多>>

    領導論述更多>>

    理論園地更多>>

    相關鏈接更多>>

    日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6080日韩午夜伦伦午夜伦| 2020年国产精品|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xxx|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老司机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公布|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www.日韩av.com|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四虎|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国色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