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在就職宣言中強調“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則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詳細]
關鍵詞:西藏 達賴喇嘛 代表 英國 中國 十三 國民政府 班禪 中央 拉薩昌都解放的消息傳到拉薩后,達扎等人的依靠武力可以阻止解放軍進藏的幻想迅速破滅,拉薩僧俗上層一片驚惶。[詳細]
關鍵詞:西藏 達賴喇嘛 代表 拉薩 協議 噶廈 阿沛 問題 中央 解放軍1950年5月,攝政達扎等擢升孜本阿沛·阿旺晉美為噶倫,并命他赴昌都擔任總管,擔負指揮藏軍阻止解放軍前進的“重任”。[詳細]
關鍵詞:西藏 昌都 中國 解放軍 和平 藏軍 阿沛 解放 達扎 11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在北京簽訂《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詳細]
關鍵詞:西藏 解放 人民 和平 中國 他們 民族 政策 中央人民政府 人民解放軍本網拉薩5月29日訊(記者劉倩茹孫開遠)習近平總書記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我區科學界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和要求,深刻把握科技創新發展大勢,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戮力創新,勇攀科技高峰,展現新時代中國的精神和力[詳細]
關鍵詞:習近平 科技 西藏 人才 科研 講話 總書記 院士 創新 反響周谷城是杰出的愛國民主戰士和政治活動家、中國農工民主黨的卓越領導人、著名的歷史學家。在近百年的歲月里,中共中央三代領導人與周谷城親切交往,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早在1921年,周谷城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教書時,就認識了在一師附小任主事(即主任)的毛澤東,并結成好友。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去上海時,總是邀周谷[詳細]
關鍵詞:周谷城 毛澤東 史憶人 主席 中國農工民主黨 離騷 典故 中央委員會 政治 中國中國西藏網記者采訪了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副會長、日喀則市佛教協會會長、第四屆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班典頓玉。[詳細]
關鍵詞:佛教,藏傳,學銜,發展,拓然,未來,教材,高級,外來,工作“誰來數數這里有多少個三角形?”“1、2、3……14個!”5月份的一天,西藏墨脫縣完全小學一年級一班,一堂多媒體教學課正在進行。前來聽課的新任副校長格桑德吉靜坐角落,認真記錄。4月26日,格桑德吉在給孩子們上課。(旦增尼瑪曲珠攝)格桑德吉,藏語意為“時代好,也幸福”,門巴族,1978年出生于曾經的高[詳細]
關鍵詞:格桑德吉 墨脫 新華社 孩子 旦增尼瑪曲珠 4月 門巴族 教學課 學校 為了新華網山南5月14日電(記者馬藝萌劉子明陳琳)“今年去北京參加兩會,讓我這個有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長了不少知識,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我希望盡我所能,在玉麥起好示范帶頭作用。”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原鄉長、年近60歲的卓嘎說。今年,卓嘎多了一個新身份——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卓嘎在山上喂牛(5月9日攝)。新[詳細]
關鍵詞:卓嘎,玉麥,北京,記者,馬藝,邊疆,幸福,時代,新華,一樣“英雄者,國之干。”尊尚英雄是人類一種最深沉的情感,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歲月的長河里,無數英烈前仆后繼,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促進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他們以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構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這其中,也不乏統一戰線英烈的身姿。即日起,“統戰新語”推出“為了民族復興?統戰英烈”專欄,陸續刊載在實現民族復興偉業中,統一戰線英烈人物英勇獻身的光輝事跡和畢生奮斗的崇高精神,共同營造紀念、緬懷、崇尚、學習英烈的浩然正氣和濃厚氛圍。[詳細]
圖為美麗的玉麥河谷。記者何寶霞攝圖為卓嘎、央宗兩姐妹巡山。[詳細]
關鍵詞:玉麥,卓嘎,央宗,一步,守護,邊疆,時代,山山水水,何寶霞,巡山圖為旦增(前排)一家全家福。周玉平本報記者張琪攝自從孫女當上了村婦代會主任后,旦增阿媽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雖說村干部在別人眼里可能算不上什么,可在旦增阿媽眼里那可是天大的喜事。旦增阿媽家歷代都是為領主家放牧的牧戶,過去在這個半農半牧的村里,人微位卑,自己的爺爺做夢都在想能有哪一天被領主頭人看中,[詳細]
關鍵詞:旦增 比蜜 阿媽 生活 放牧 村干部 周玉平 張琪 孫女 什么嘎松羅布在自家院子里的試驗田上采集種植好的羊肚菌(5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在西藏林芝市波密縣扎木鎮巴瓊村,有一位遠近聞名的“農民科學家”,在他家院子的一間木屋里,恒溫箱、無菌操作臺、各種試劑、實驗儀器一應俱全,他就是巴瓊村科技特派員嘎松羅布。2008年,上過初中的嘎松羅布被選為村里的科技特[詳細]
關鍵詞:嘎松 羅布 種植 晉美 新華社 科學 農民 天麻 5月 5日馬敘倫積極響應中共“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施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五一口號”,同年11月又離開香港進入東北解放區。[詳細]
中共中央、毛澤東特別重視盛邀孫中山夫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宋慶齡北上參加新政協會議。1949年1月,毛澤東、周恩來聯名致電在上海的宋慶齡:“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將在華北召開”,“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并對于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詳細]
山南市隆子縣斗玉鄉斗玉村的次仁群培有個很有名的兒媳:珞巴族姑娘小加油。珞巴族姑娘小加油18歲時帶著3個弟妹從山上搬到了斗玉村。兩年后,小加油成為一名共產黨員,23歲當選為村干部,并連續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曾是斗玉村的[詳細]
關鍵詞:仁群,珞巴,一家,斗玉村,珞巴族,巴戶,斗玉鄉,藏族,姑娘,加油提起玉麥,有人會想到這是中國人口最少邊境鄉;有人會想到這里有卓嘎央宗兩姐妹駐邊守土的感人事跡。但這里還有一條并不平坦的玉麥公路,也有一段故事。[詳細]
關鍵詞:嘎瑪 加氣磚 干一行愛 玉麥 公司 工作 公路 山南市 一行 崗位在那遙遠的西藏,在祖國最西南的邊陲----洛扎縣,有兩個平凡的人,他們從大學同學、相識相戀、攜手進藏開創那里的醫療衛生事業,到生兒育女、中年、老年……[詳細]
關鍵詞:他們 姑媽 姑爹 藏路 洛扎縣 西藏 進藏 醫療 夫妻 工作王勉之老先生總是感慨,回憶起西藏文工團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了,能說幾天幾夜。[詳細]
關鍵詞:王勉 西藏 文工團 故事 一個 新解 我們 生活 這樣 艱苦40多年前,當時只有10來歲的邊久在村邊山坡上種下5棵柳樹,那片荒坡上便有了一叢綠蔭。烈日當頭時,他坐在柳蔭下,聽著羊群“咩咩”的叫聲,一邊愜意地喝著茶。種下更多樹的夢想,在這個藏族放羊娃心里扎下了根。邊久在苗圃溫室里查看樹苗(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多吉占堆攝如今,年屆6旬的邊久頭發已經花白,經[詳細]
關鍵詞:邊久 苗圃 樹苗 世界屋脊 綠洲 爸爸 沒有 多吉占堆 新華社 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