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qū)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近年來,山南市瓊結縣堅持把建強用好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陣地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重要抓手,通過用好“實踐、掌上、校園”等“三類陣地”,不斷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全覆蓋、有特色、見實效。
賦能“實踐陣地”,促宣傳教育“亮”起來。緊緊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對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各民族交融匯聚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起源、形成和發(fā)展為脈線,積極探索搭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教育活動空間。立足瓊結文化特色,充分利用青瓦達孜廣場、吐蕃風情街等資源打造了民族團結主題公園、民族團結主題步行街,建設了現(xiàn)代化、互動性強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組織各族干部群眾和青少年打卡“紅色地標”、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讓各族群眾在游覽體驗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重現(xiàn)有紅色教育和文化歷史資源挖掘運用,在拉玉鄉(xiāng)強吉黨員教育基地、強欽莊園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中融入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動故事。突出基層基地建設,在加麻鄉(xiāng)打造了主題廣場,在日吾德慶寺等4座寺廟打造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館,在全縣所有寺廟建設了“寺廟影院”,形成了重點突出、以點帶面的實體化宣傳陣地格局。
賦能“掌上陣地”,促宣傳教育“活”起來。堅持把信息化平臺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重要載體,深入實施“互聯(lián)網+民族團結”行動,充分發(fā)揮“瓊結網信”“瓊結統(tǒng)戰(zhàn)”等媒體平臺作用,深入宣傳報道各級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人物典型事跡,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參與平臺推出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專項答題,不斷擴大學習宣傳覆蓋面;依托“文化銀行”小程序,基層群眾通過線上學習政策理論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攢積分兌生活用品,進一步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新開設“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我們的節(jié)日”微信專欄,科普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動員社會各界創(chuàng)作編輯民族團結微視頻、微動漫、微攝影等,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
賦能“校園陣地”,促宣傳教育“實”起來。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有效利用學校LED、校園廣播站、家校聯(lián)系微信平臺、校報校刊等校內媒體,刊播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知識、宣傳視頻,將中華文化符號、中華民族形象、各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等元素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大力營造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在全縣各學校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手抄報比賽、民族團結紅歌比賽、民族團結教育觀摩課等“十個一”活動,組織師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等,開展與對口援藏襄陽市學生“手拉手”交流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學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實踐證明,陣地建設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有效載體,必須注重搭建平臺、資源下沉、攥指成拳,才能凝聚起強大合力,實現(xiàn)對各族干部群眾學習教育需求的有效供給。下一步,瓊結縣將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新修訂《西藏自治區(qū)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qū)創(chuàng)建條例》規(guī)定,進一步深化內涵、豐富載體、創(chuàng)新方法,持續(xù)推動瓊結民族工作始終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