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11月25至29日,林芝市朗縣縣委統戰部組織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交流學習團赴拉薩市、山南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交流學習活動。
初冬時節的拉薩少了城市的繁華喧囂,多了幾分市井的煙火氣。學員們先后前往自治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主題展館、拉薩市第十四幼兒園、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展館、城關區魯固社區、八廓街等地交流學習。在拉薩市第十四幼兒園,學員們參觀了紅石榴芳草園、民族團結文化長廊和體驗室,觀看了小朋友們演繹的革命故事情景劇和民族團結舞蹈等,深入學習了學校將民族團結進步與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等緊密結合,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有形有感推動愛我中華播種行動的優秀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主題展館作為西藏首個集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科技教育、自然生態教育主題為一體的青少年校外實踐場所,展館內容涵蓋中華民族歷史、紅色文化、科技文化等,在少年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解下,圖文并茂的展板、惟妙惟肖的實物,讓學員們洗耳恭聽、不時駐足,沉浸式感受了民主改革以來西藏在文化、科技、生態等方面取得的飛躍成就,讓推進文化強國、科技強國,保護各民族永續的綠水青山等理念扎根于心;魯固社區作為多民族共居、多文化并存的社區,學員們參觀學習了社區委員會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氛圍營造、特色融合、平臺搭建、打造互嵌式社區等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和優秀做法,其中社區將治理服務下沉一線,從細節著手,做到宣傳在一線開展、服務在一線踐行、矛盾在一線化解,在推動社區“去機關化”的同時不斷架牢黨群干群“連心橋”等做法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八廓街,學員們漫步在古城街道,駐足觀看見證藏漢千年友誼的“唐蕃會盟碑”,深刻感悟藏漢骨肉相連血脈相依的深情友誼,激發學員們續寫藏漢千年友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展廳,學員們通過觀看展板、文化墻、專題紀錄片等形式,詳細了解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由來,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發展演變以及歷屆中央政府為完善活佛轉世制度所實施的政策和頒布的法規,深刻了解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國內尋訪、金瓶掣簽、中央政府批準”的基本原則。
在山南市,學員們先后前往乃東區扎西曲登社區、薩熱社區、紅星社區、克松村、民族嗶嘰手工編織合作社、昌珠寺管委會等地。扎西曲登社區作為藏戲發源地,當地以藏戲文化為依托,以文塑旅、以旅促融,實現群眾就近就便就業增收,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學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民族團結餐廳、廣場,藏家民宿、藏戲演繹中心等場所,學習了社區在民族團結氛圍營造、陣地建設、旅游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優秀做法;在薩熱社區和紅星社區,學員們了解了社區以數字賦能,健全優化網格化治理體系,以黨建引領,創新實施“六微共治”治理模式,融合多方資源,打造青年人才驛站、運動小站、共享咖啡屋、婦幼救助站等陣地,舉辦“鄰里節”,開設“鄰里下午茶”,不斷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優秀做法;在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學員們身臨其境了解舊西藏的黑暗殘忍和新西藏的幸福美好,以克松村為縮影深刻感悟黨中央對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特殊關心關懷和新時代偉大變革;在民族嗶嘰手工編織合作社,學員們參觀了羊毛紡織廠房、毛紡產品展示廳,交流學習了澤貼爾品牌以“非遺+文創”的模式,在傳承發展傳統嗶嘰紡織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紡織技術不斷優化產品生產工序,與時俱進、緊跟國際服飾時尚潮流,突出關懷、促進弱勢群體就業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和優秀實踐;在昌珠寺管委會交流學習了加強改進寺廟管理、“三個意識”教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文物保護、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和優秀做法。
通過此次交流學習,深切感受到了與兄弟地(市)縣(區)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上的差距,拓寬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者的視野,充分打開了圍繞主線推動工作的思路,進一步增強了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走在前列的信心和決心,達到了視野上有拓寬、心靈上有共鳴、認知上有觸動、情感上有認同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