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um802"><pre id="um802"></pre></ul>
    <strike id="um802"><s id="um802"></s></strike>
    <th id="um802"></th>
  • 您的位置: 西藏統一戰線 > 民族宗教 > 正文

    非遺傳承人次旦:探尋古老民族樂器 續寫藏族鷹笛傳奇

    作者: 婁夢琳 次吉發布時間: 2024-11-28 11:25:03來源: 中國西藏新聞網_西藏商報
    打印
    T+
    T-

      次旦老師正在吹奏鷹笛。

      次旦老師在春晚后臺。

      鷹笛是來自于大自然的樂器,吹奏出的每個音符蘊含了大自然的靈性。笛聲如同在天空中任意翱翔的雄鷹,高亢且空靈,似乎在訴說著千年的傳奇。今年74歲的次旦,是國家一級演奏員,也是自治區級藏族鷹笛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次旦老師從小和鷹笛結下了不解之緣,并立志要將藏族鷹笛藝術發揚光大。如今,退休在家的次旦老師依舊奔忙在傳播藏族鷹笛藝術的工作中,為傳承“非遺”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赴京學藝 專心學習竹笛演奏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們初次見到次旦老師,很快便從他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中感受到了濃厚的藝術氣息。讓人倍感親切的同時,也被他身上的儒雅氣質和淵博學識所吸引。剛一坐下,只見他翼翼地將一個布袋小心放在身旁,偶爾會輕撫袋內的物品。后來才知道,里面裝著他視若珍寶的鷹笛,也裝著他為之奮斗的追求與夢想。

      交談中,時間仿佛回到了1963年。當時年僅13歲的次旦由國家民委招生,被保送到北京的中央民族學院,開始系統學習民族器樂專業,專攻竹笛演奏,從此走上了藝術之路。“我們一起去北京學習的共有24人,當時大家年紀還小,不知道去北京學習意味著什么,后來才慢慢了解到我們身上承擔著藏族民族器樂的傳承與推廣的責任,所以大家都很刻苦地學習和訓練。”次旦說。

      1970年,次旦學業有成,回到西藏,成為一名專業的竹笛演奏員,先后在西藏自治區話劇團、西藏自治區歌舞團工作,也隨團前往22個國家巡回演出。日復一日的練習和演出,讓次旦逐漸成為區內竹笛演奏的佼佼者,但他心中始終掛念著那些逐漸失傳了的民族樂器,鷹笛就是其中之一。“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工作越久這種想法就越強烈,于是我開始尋找一些小時候聽過但沒見過的樂器,最想找到的就是鷹笛。”次旦說。

      材料難尋 意外得到三根鷹翅骨

      相關文獻記載,鷹笛至少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用鷹翅骨制作而成的珍貴樂器。但這種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禁止獵殺,只有牧民在放牧時偶爾能拾到一些凍死或病死的鷹骨。次旦告訴記者:“傳說,雄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會勇敢地朝著太陽飛去,直至化為灰燼,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鷹笛的材料很難找到。”

      盡管如此,次旦仍然一直懷揣尋找和制作鷹笛的夢想。他一邊工作一邊打聽,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原材料,“其實當時我也挺沮喪的,花了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僅沒有找到適合的材料,連真正的鷹笛也沒見過。”次旦說。

      時間一晃來到1986年,機緣巧合,次旦得到了三根非常珍貴的鷹翅骨。說起第一次見到鷹翅骨的情形,次旦至今非常激動。“因為我沒見過藏族鷹笛,也不敢貿然動手加工制作,所以這三根鷹翅骨就在我手里保存了近十年,一直沒有被做成真正的鷹笛。”次旦說。

      精心制作 終讓鷹笛奏響旋律

      在近十年的時間里,次旦每次看到收藏的三根鷹翅骨,心里不免有些遺憾。“那個時候,我覺得都找到了鷹翅骨,但做不成鷹笛就沒有任何意義。”直到1992年,次旦隨隊前往青海演出時,在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文工團的一名笛子演奏員手中,看到了一支豎吹的自制鷹笛。這支鷹笛僅有20到30厘米那么長、手指那么粗。“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鷹笛,盡管用它只能吹奏一些旋律簡單的牧歌,制作工藝也比較簡陋,但我知道了鷹笛的模樣和吹奏的方式,心里一下就有底了。”次旦說。

      1997年,次旦出國演出前路過北京,找到了時任中央民族樂團首席笛子演奏家寧保生,請他幫忙制作鷹笛。“當時,我把鷹笛的模型和圖紙都拿給寧老師看,他也特別感興趣,我們研究了很久,但還是不敢直接在骨頭上加工制作。”次旦說,“后來我們找了一些與骨頭粗細、長度差不多的竹子,先嘗試用竹子做一個豎笛,確定能吹響后才開始在骨頭上挖孔。”最終,三根鷹翅骨被制作成了三件樂器,但只有一件成功制成了鷹笛,這也成為了西藏第一支真正用于專業演奏的六孔小D調藏族鷹笛。

      次旦介紹,2020年,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對“藏族鷹笛藝術”給予了高度重視和關心,在那曲市嘉黎縣委、縣政府的大力幫助下,找到了寶貴的45根雄鷹翅骨。“當時,我們帶著精選的38支鷹翅骨,在杭州專業樂器制作大師的指導下,成功制成了用于專業演奏樂團使用的各種有調的鷹笛,為更好地傳承和培養更多的鷹笛演奏人才,尤其是為‘藏族鷹笛藝術’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次旦說。

      登上春晚 鷹笛演奏綻放文化自信

      近年來,在次旦與眾多文藝工作者的努力下,以鷹笛為代表的西藏傳統樂器,受到了與其他眾多民族樂器同等的關注。2024年,作為自治區級藏族鷹笛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次旦在春晚的舞臺上演奏鷹笛,為《格薩爾》和最后的大合唱部分伴奏,展示了鷹笛的獨特魅力。“接到春晚導演組的邀約時,我特別高興,這可是春晚呀!我能在春晚的舞臺上讓全國觀眾聽到鷹笛的聲音,真的覺得很自豪。”談起當時,次旦依然難掩激動。

      對于次旦來說,籌備春晚的那段時間很難忘懷。為了讓演出達到最好的效果,次旦與多個民族的演員一起認真排練,精益求精、反復磨煉。“大家一起排練,休息時偶爾會閑聊,討論自己民族的特色樂器和舞蹈等,由于主要演員大都來自西藏、新疆、內蒙古地區,都是草原上的民族,所以共同話題很多。草原上的民族大多有雄鷹崇拜的民族文化,大家都說這是第一次見到鷹笛,都很喜歡。”排練間隙,每當次旦吹起鷹笛,同臺的演員們就會圍過來,紛紛沉醉在鷹笛那空靈清澈、高遠悠揚的曲調中。次旦說:“對我來說,能夠帶著西藏民族樂器登上春晚,讓鷹笛的聲音傳遍全國、全世界,這是值得我珍藏一生的回憶,也激勵著我繼續努力傳承發揚藏族鷹笛藝術。”

      時光流轉回這個明媚的午后,一番暢談過后,次旦鄭重地從布袋里拿出那支鷹笛,他一層一層地掀開包裝,五六層后鷹笛才漸漸露出了真容。它長約20厘米,有6個笛孔,笛尾還掛著綠松石的吊墜,笛身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它在我身邊有二十幾年了,陪著我去過很多地方演出,也把高原的聲音帶到了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鷹笛的魅力。”次旦感慨地說,“我一直有三個愿望,想制作藏族鷹笛、藏族豎笛和藏族陶笛。如今已經實現了其中兩個,只有藏族陶笛仍在摸索當中,但我有信心一定能制作出真正符合西藏傳統工藝的陶笛,讓這些瀕臨失傳的西藏民族樂器再次發出最美的樂聲。”說罷,次旦優雅地吹響鷹笛,笛聲高亢而明亮,帶著歷史和自然的厚重穿過悠悠歲月。

    (編輯:陳建國 責編:周勇 終審:劉期勝)
    相關閱讀
    ?

    熱點關注更多>>

    領導論述更多>>

    理論園地更多>>

    相關鏈接更多>>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四虎精品8848hh|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51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三级精品久久|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91免费国产精品|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国内精品91最新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