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大院的公共電動充電樁有居民亂使用、大院的小型垃圾桶急需更換、院內有小孩亂扔垃圾……近日,在拉薩市城關區河壩林社區的甲巴康桑大院,河壩林社區組織開展的“石榴同心”院落議事會上,居民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想法,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甲巴康桑大院生活著68戶不同民族的居民。作為民族團結模范大院,這里經常舉辦黨建、宣講、節慶等活動。河壩林社區通過院落會圍坐閑侃的形式,聽心聲、解心結、暖心窩,拉近社區與居民群眾的距離,全面了解轄區內面臨的實際問題,聆聽居民群眾的所想、所需、所求,引導居民群眾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共話轄區發展,共謀轄區幸福美好生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近年來,拉薩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和自治區黨委部署要求,持之以恒深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工作“九進”工程,圍繞“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目標,綿綿用力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構筑社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創建平臺載體,著力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強化引領,精準推動
拉薩市經開區通過每月一學、每季一測、年度述職,舉辦民族團結專題講座、政協委員講堂系列活動,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社區居民心中;達孜區邀請老黨員現身說法,以身邊事例向社區居民闡述新舊西藏對比變化,發送民族團結公益短信;墨竹工卡縣開展“進村居促團結友愛”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宣講活動;各縣(區)組織社區、工作隊、包聯干部經常性召開宣講會,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進步知識宣講……
拉薩市在推進“社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共建行動”中,互嵌式社區建設始終堅持把思想引領放在突出位置,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黨員教育、社會教育、國民教育體系,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團結進步的核心內容,組織街道、社區常態化培訓各族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兩代表一委員”和企業界人士。在電視臺、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線上直播民族團結文藝演出、宣傳標語,推出音視頻作品,多角度、多層面、多渠道宣傳民族團結,引導社區居民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根鑄魂。
近年來,拉薩市還出臺《拉薩市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拉薩市關于開展“社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共建行動”實施方案》,依托民族團結一家親共建行動,摸清社區人員底數,建立民族結構臺賬;摸清社區企業底數,建立企業分布臺賬;摸清社區資源底數,建立精準開發臺賬,推進互嵌式社區共創共建。優化社區治理自治機制,街道、社區堅持大事集體議、好壞居民評、矛盾鄰里調的自治原則,推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
豐富載體,促進交融
在拉薩,各社區組織文藝團體、社區文藝隊伍經常性演出民族團結歌舞主題節目,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推出以援藏題材為主題的音樂劇《天夢》和舞臺劇《拉薩情》,舉辦“雪山連北京”專場文藝演出。各縣(區)、功能園區和市直機關舉辦“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1300多場次,進社區演出200多場次;大力開展“3·28”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主題活動,社區覆蓋面達100%。
拉薩市各級民族工作部門依托社區舉辦“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宣傳活動,面向全市各族群眾和少數民族進城務工經商群體,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主題宣傳活動360場次,覆蓋30萬人次。
春節期間,拉薩市在小區(大院)舉行“相約最美證件照”“我與書法結緣”等活動,為群眾免費書寫春聯,為民族團結家庭拍攝全家福。城關區在春節、藏歷新年期間邀請社區群眾、干部職工、寺廟僧尼、個體工商戶包餃子、吃年夜飯,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近年來,拉薩市持續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高原女兒心向黨”共慶主題活動,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關愛困難群眾、物資幫助、情感引導等有機融合,引導各族群眾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十幾年前,我和丈夫的愿望是有一家水果店,買一套房子,現在我們的愿望都實現了,這都離不開國家和政府的好政策?,F在我們雖然忙碌,但日子卻過得紅紅火火、其樂融融。”談起現在的生活,在魯固社區開水果店的扎桑滿眼歡欣的說道。和扎桑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丈夫龐家幫不僅學會了說藏語、吃糌粑、喝酥油茶,還學會了藏歷新年、雪頓節等民俗節日的禮節。生活中,夫妻兩人與社區里的居民相處得十分融洽,還經常力所能及地幫助社區里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做好服務,便民利民
拉薩市達孜區積極創造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社會條件,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突出居住互嵌,保障外來務工經商人員住房,邦堆村、德慶村、桑珠林村和虎峰佳苑等行政村和小區各族群眾和諧而居。健全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工作機制,開展“一廳式”辦公,為各族群眾提供代辦服務。
拉薩市注重窗口單位示范作用,以“綜合服務、提供幫助、便利快捷、公開透明”為目標,便民服務大廳全覆蓋各鄉(鎮)、村(居),用心用情服務各族群眾,將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勞動就業、社會保險、法律援助、子女入學、衛生保健等納入實有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范圍。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組織各族各界“結對認親”,幫助困難群眾解困紓難。黨政領導干部常態化落實“四聯四包”“大接訪辦實事”工作機制,切實把西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在實處,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中推進“五個認同”和互嵌式社區建設。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得枝榮。拉薩市通過空間、生活、情感三個層面的嵌入,積極推動轄區內各族居民不斷形成互嵌式生活格局,增強各族群眾凝聚力,讓轄區居民得到更多實惠,大力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和深度,用實際行動和擔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繪就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