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近年來,那曲市聶榮縣嚴格按照全縣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工作要求,著力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大眾化傳播,以常態化推進“遵行四條標準、爭做先進僧尼”活動、“三個意識”教育為契機,以宗教領域法治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各類普法陣地和平臺作用,全面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深入推進“法律進宗教活動場所”活動,著力提升宗教領域依法管理水平,以高水平法治保障推動宗教事務高質量發展。
抓學習教育,強化引領增定力。一是認真探索普法宣傳規律,結合寺廟管理具體實際和寺廟僧侶不同需求,縣普法辦編制普法“菜單”,開啟“點單式”普法新模式,法治宣講團根據“點單”需求,精準編寫培訓課件。在昌都寺、丁俄崩貢寺、朗色寺建立“法治講學基地”,定期舉辦專題法律知識講座,傳遞法治書香。二是扎實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辦法》等理論政策及法律法規進宗教活動場所。堅持宗教工作“導”的理念,增強踐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行動自覺,通過強化“國法大于教規”的學習宣傳,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三是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部門以“立足司法職能,推進寺廟法治”為宗旨,圍繞“如何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等主題,不定期開展“法治+研學”、“聯學+巡聽”活動,交流座談、集思廣益,“典”燃宗教人士學法熱情,努力引導藏傳佛教始終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
抓體系建設,強化共治聚合力。一是堅持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作為宗教工作重要措施,牢牢把握“守法”和“持戒”兩把標尺,堅持依法管理與嚴格戒律相結合,牢固樹立依法治寺、以戒管僧的理念,促進寺廟事務符合法律法規,僧尼行為、寺規戒律。二是切實將寺規僧約的運用與創新寺廟管理結合起來,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寺廟為契機,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充分發揮寺規僧約的引導作用,狠抓寺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努力走出一條聶榮特色的寺廟善治之路,構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寺廟管理新模式。三是依法依規科學有序管理寺廟,努力創建和諧寺廟、法治寺廟、文化寺廟、生態寺廟,切實發揮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模范帶頭和引領作用,依據《宗教事務條例》等法規,健全新時代寺廟管理體系,完善僧眾自我管理的規章制度,以教職人員管理的規章制度為抓手,健全教職人員準入退出和懲戒機制,使“軟約束”有了“硬抓手”。
抓依法管理,強化規范保穩定。一是以問題為導向、寺管會干部為牽引、群眾為基礎,運用統戰思維和統戰方法,在加強和創新寺廟管理工作基礎上,深化建立“統一指揮、分級響應、條塊結合、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工作體系和制度機制。發揮寺管會干部的作用,落實“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做好“五個表率”引領作用,切實落實“五項管理”責任,推動寺廟實現依法自主管理。二是全面樹立“保護、管理、引導、服務”宗教工作理念,緊緊圍繞“以人定格、以格定責、服務到格”原則,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充分發揮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信教群眾在社會和諧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通過搭建網絡平臺、整合社會資源、創新管理模式、優化服務環境,構建起橫到邊、縱到底、職能到位、責任到人的寺廟服務網格。三是寺管會干部堅持以“責任落實在一線、問題化解在一線、服務管理在一線、督促檢查在一線”的工作思路,壓實駐寺干部責任,按照“區域相近,便于服務管理”的原則,由寺管會干部包保網格,建立“周走訪、月檢查、季評比、年總結”工作機制,做到“方針政策第一時間有人宣傳,僧尼訴求第一時間有人了解,突發事件第一時間有人處置,服務僧尼第一時間有人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