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近年來,山南市扎囊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努力做到民族團結進步走在全國前列”首要任務,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四個與共”共同體理念,通過實施“四大工程”“六項行動”,以“黨建引領、全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民族團結創建大格局,賦能具有扎囊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基地建設,凝聚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共同融合進步的磅礴力量。
黨建賦能,立體組織領導體系,唱響新時代民族團結主旋律。制定《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扎囊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立體構建縣、鄉、村三級示范單位建設工作責任管理體系,在全縣范圍內形成黨委領導、目標明確、責任清晰的管理格局。完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機制,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納入各級黨組織政治生活、黨校系列培訓課程等,激發民族團結“動力源”。堅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保障先行,將民族團結創建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每年支持解決150萬元經費,配齊配強7名專職力量,保障民創工作扎實開展。成立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以上率下,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聚合全縣之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建設,不斷實現各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總體目標,努力以組織引領唱響新時代民族團結主旋律。
綜合賦能,激發“三種效應”活力,筑牢“五個認同”共同思想根基。近年來,扎囊縣建立健全“6個宣講”縱向體系,不斷加大宣講資源整合力度,讓“宣講效應”春風化人、入腦入心。堅持以歷史文物為載體,做好符合時代特點的文化闡釋,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爭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堅持增進共同性原則,深化“四大工程”“六項行動”實際成效,注重在不同公共區域場景運用漢藏文字標識文化欄、中華文化符號、民族團結標語等,78次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深化“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建設工程,“菜單式”設定面向寺廟宣講內容,創新“兩線三點”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廣場及桑耶民族團結特色街區,建成民族團結進步長廊,設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展板,營造全域可感可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氛圍。堅持發揮“陣地效應”,搭建“互聯網+民族團結”交流共享平臺,用心架起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云上”橋梁。煥發鄉村文明實踐站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力,把黨的民族政策和各項惠民政策融入傳統文藝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增進凝聚力。創新基層黨組織民族團結陣地建設,依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大陣地”有機融合民族團結積極元素,用好支部“小陣地”開展交心談心,凝聚民族團結思想合力。堅持發揮“榜樣效應”,加大民族團結榜樣選樹力度,創建自治區級、山南市級民族團結模范單位54個,表彰模范民族通婚家庭210戶,以榜樣示范讓各民族團結互助在扎囊蔚然成風。
發展賦能,厚植民族團結根基,不斷增進民族團結“向心力”。堅持把加快經濟發展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第一要務,依托扎囊民族特色手工藝產業園優勢,發揮氆氌、虱雕、金絲帽等個體企業聚集輻射帶動作用,提高群眾收入。大力發展集現代農業、旅游康養于一體的特色產業,建設西普、綠之源等生態農業展示廳,配套建設觀光游覽、民族文化賞析等鄉村旅游園區,不斷拓展農牧民增收增益渠道。建設“信用積分+民族團結”體系,設立積分超市,扎囊縣德吉新村已累計積分兌換各類生活用品5200余元。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調解各民族之間矛盾糾紛,保護當事群眾合法權益,調解滿意度100%。堅持共享發展成果理念,組織開展2場次“三交”活動,覆蓋僧眾60人次,不斷深化了對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思想認同,不斷增進民族團結“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