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作為日喀則市中心城區,生活著藏、漢、回、滿、彝等23個民族。近年來,桑珠孜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主線和戰略性任務,大力實施“四大工程”“六項行動”,圍繞“兩個中心城市”建設,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為抓手,不斷創新方法載體,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園,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著力提升政治站位,高位推動民族工作。桑珠孜區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立桑珠孜區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工作全過程,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干部教育、國民教育和群眾教育,將城市民族工作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協調落實、各級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各族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著力提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水平,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各街道(社區)配備統戰委員和民族工作專干、配備民警和調解員,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推動城市民族工作社會化、法治化、人文化;強化社區治理工作,各職能部門聯調聯動,在各便民服務大廳設立流動人口服務窗口、民族團結服務窗口、雙語服務窗口等,讓外來各族群眾在創業就業、就醫就學、社會保障、法律維權等方面同政策、同待遇,進一步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確保各族流動群眾過得好、能融入、留得住;依據流動黨員分布情況和地域商圈發展模式,成立藏隆廣場、后藏莊園、東嬌汽修城3個商圈功能性黨支部,不斷增強各族流動黨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著力創新工作方式,不斷增進“五個認同”。堅持把社區作為城市民族工作的著力點,積極爭取對口支援項目,精心打造城市民族工作陣地——吉培社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展廳、民族團結進步街、民族團結進步廣場、民族團結進步文化長廊、崗多社區民族團結“連心園”等宣傳教育園地,利用民族團結進步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等契機,大力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舉辦民族團結書畫攝影展,將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融入文化廣場、主題公園等公共文化設施中,讓各族群眾在潛移默化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著力推動“三項計劃”,拓寬交往交流交融廣度。堅持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力度,鼓勵各族群眾跨區域雙向流動,實施“魯藏手拉手”“書信手拉手”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動;充分利用生態、文化、旅游、農牧業等優勢資源,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舉辦首屆桑珠孜林卡啤酒節和斯瑪卓文化等旅游推介活動,推動桑珠孜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選派優秀干部和各民族優秀代表人士前往內地學習培訓和掛職鍛煉,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帶頭示范作用;教育引導農牧民和高校畢業生到區外就學就業,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著力提升城市溫度,促進各族群眾融合發展。堅持把營造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為目標,動員轄區各族群眾積極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衛生城市創建”等全民志愿服務活動中來,積極培樹城市民族工作服務管理集體、窗口、社區、家庭和個人典型,著力構筑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設立“紅石榴”驛站、“紅旗”驛站等,為各地進藏游客免費提供臨時住宿、停車、飲水供給等暖心服務;打造社區民俗活動中心、“紅石榴”家園、居民集中活動中心,組織開展“社區民族一家親”系列活動,各族群眾“歌同唱、舞同跳、節同過”,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拉近各族群眾之間的距離,逐步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積極構建“互嵌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