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九月的雪域高原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從藏東大地到古城拉薩、從珠峰腳下到藏北草原,無數高原兒女揮灑辛勤的汗水,奏響一曲曲奮斗者之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懷西藏人民。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布局,為西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把習近平總書記為西藏明確的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具體化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的奮斗目標,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高原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狠抓落實,砥礪奮進,譜寫美麗幸福西藏新篇章。
畫好最美最大同心圓
位于那曲市濱河路的塔恰拉姆居委會,長期居住著藏、漢、回、維吾爾等各族群眾。
今年50歲的回族群眾馬可立洛,20歲時從老家甘肅來到那曲。
老馬1998年在那曲開過小飯館,但沒過兩年就倒閉了。后來跟著當地群眾次仁多吉學修摩托車,在2005年開了自己的修車店。
“次仁多吉大哥經常過來幫忙,一直照顧著我,真是比親人對我還好。我在那曲住了大半輩子了,這里就是我的家。”老馬望著忙碌的店鋪感慨道。
像老馬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場景在雪域高原比比皆是,民族團結進步結出的果實分外香甜。
西藏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制定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全面推進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部署實施“四大工程”“六項行動”,有形有感有效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截至目前,全區7市地均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地)”;140個集體、189名個人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稱號;1944個集體、2857名個人榮獲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稱號。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雪域兒女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真諦,各族群眾正用辛勤的汗水締造美好的未來。在風光秀麗的麻麻門巴民族鄉,當地群眾積極發展旅游、茶葉種植等產業,不斷厚植發展優勢;在納西民族鄉,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鹽文化”旅游,讓群眾的腰包越來越鼓。
如今的雪域高原,各族群眾在共居、共學、共事、共樂中交往交流交融,畫好最美最大同心圓。
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9.6億元,同比增長8.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這是西藏上半年交出的經濟答卷。
經濟“開門紅”,彰顯了我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自信和底氣。
信心從何而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加快推進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西藏“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的形勢判斷,到“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重要論述深刻闡釋西藏高質量發展“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干”;
——從在藏考察時“走出一條符合西藏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殷殷囑托,到致信祝賀“2023·中國西藏發展論壇”,為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出新期望新要求;
……
感恩奮進,不負殷切期望,我區在推進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前進。通過《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成功舉辦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召開全區優化營商環境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我區大力推進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綠色工業、現代服務、高原生物、邊貿物流、高新數字“七大產業”發展,努力在做大規模、做響品牌、延長產業鏈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產業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看著風機葉片在風中旋轉,我心里特別踏實。”白瑪在措美縣哲古鎮中心經營著一家餐館,以前電力不穩,經常導致店里電器被燒壞。隨著哲古風電項目投產,他用上了穩定的風電。
作為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風電場,措美哲古風電一期項目總裝機22兆瓦,自2021年12月底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以來,發電量已近1.4億千瓦時。
如今,西藏年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復興號”在雪山環抱間飛馳……雪域高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守護好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盛夏,沿著拉魯濕地巡護步道徐徐前行,蘆葦、水蔥等各類水生植物伴著微風輕輕搖曳,赤麻鴨、白骨頂、秋沙鴨等各種鳥兒在水中暢游嬉戲,既養眼又舒心。
數據顯示,我區主要城鎮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9.9%,拉薩市空氣質量優良率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主要江河湖泊水質優良、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西藏仍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我區始終堅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出臺并實施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和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實施意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厚植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
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東嘎3號造林片區,南木林縣百興勞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尼瑪石曲帶領同事們正精心做著苗木的養護工作。他說:“眼瞅著小樹苗一天天長大泛綠,我的心里充滿成就感。”
據介紹,2022年,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完成造林綠化投資13.7億元,累計栽植苗木1700萬余株,實現營造林約14萬畝,苗木成活率達到70%以上,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西藏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勢、最亮麗的名片。西藏各族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守護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凈土,全區各地扎實推進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工程,為具備條件的荒山荒原披上綠裝。
經過不懈努力,在高地創建6大類38項指標中,我區多項指標走在全國前列,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創建工作中取得階段性成果。
眼下,藏北草原青草茵茵、鮮花盛開,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等多種野生動物棲息其間,開始又一輪的繁衍生息。
筑牢守邊固邊鋼鐵長城
青山環繞,一座座現代化的藏式小樓坐落在山腳之下,干凈整潔的村道通向人家,這是今天的玉麥,由曾經的“三人鄉”變成了下轄兩個行政村的“小康鄉”。
從2018年開始,玉麥鄉開展邊境小康村及配套設施建設。2019年,曲玉柏油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完工,解除了玉麥每年大雪封山的困擾;同時,國家電網將10千伏的輸電線路接入玉麥,玉麥人用上了安全穩定的電。2022年,玉麥鄉人均年收入近4.4萬元,人均居住面積達40平方米。
玉麥鄉的變遷是我區加強邊境地區建設,著力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筑牢國家安全屏障的一個縮影——
堅持以解決穩邊固邊急需、反蠶食斗爭急用、邊民群眾急盼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積極爭取邊境地區發展建設專項政策和幫扶資金;
加快邊境地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深入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建成624個邊境小康村;
主電網延伸到了全部邊境鄉鎮,所有邊境鄉鎮和建制村通公路,通寬帶率和4G信號覆蓋率達到100%;
……
隆子縣斗玉珞巴民族鄉,是山南市唯一的珞巴族群眾聚居地。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的持續推進,斗玉珞巴民族鄉群眾衣食住行得到大幅改善。2022年,全鄉農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元。
“日子越來越好,鄉親們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為祖國守好邊的決心更加堅定了。”斗玉珞巴民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扎西江村說。
邊境興則邊疆穩,邊民富則邊防固。我區各族群眾始終牢記領袖囑托,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像格?;ㄒ粯釉谘┯蜻呞?,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書寫著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動人故事。
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雪域高原各族兒女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團結一心、勇毅前行,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