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um802"><pre id="um802"></pre></ul>
    <strike id="um802"><s id="um802"></s></strike>
    <th id="um802"></th>
  • 您的位置: 西藏統一戰線 > 理論研究 > 正文

    改變中國的“第二個結合”——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報告解析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理論創新與實踐

    作者: 梁建強、楊一苗、馮源、徐壯發布時間: 2023-07-03 10:31:00來源: 新華社
    打印
    T+
    T-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作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個結合”的核心要義如何系統、全面、準確把握?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2日向全球發布智庫報告《改變中國的“第二個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報告圍繞“第二個結合”的豐富內涵與生動實踐、“第二個結合”的歷史根脈與創新創造、實現“第二個結合”的科學路徑與推進方略、“第二個結合”的世界意義及時代啟示4個部分,進行了深入闡釋。

      “必由之路”與“最大法寶”

      “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

      《改變中國的“第二個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智庫報告中,將“第二個結合”的豐富內涵與生動實踐,系統歸納為“六個有機結合”。

      ——信仰信念與千年理想的有機結合。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國古代經典《禮記·禮運》里的這句話,是千百年來中國志士仁人追求的治國濟世之道。小康、共富、大同,是無數先輩英杰“修齊治平”的共同理想。

      這是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2023年5月攝)。新華社發

      “第二個結合”通過把共產主義信仰、社會主義信念與中華民族千年理想有機結合,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民族的血脈、文明的底蘊。

      ——制度成熟定型與禮樂文明的有機結合。

      在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依靠“新鄉賢”力量組建的“平安大姐”團隊,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調解”思維,依靠親情、友情、鄉情“說和調停”,組建8年來累計調解糾紛166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3%。禮樂文明的傳統在現代化的今日中國,形成新的回響。

      在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調解室,“平安大姐”工作室的志愿者對一起糾紛進行調解(2019年1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現在的政治協商、民主決策、政治監督、基層自治等制度體系,既能看到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底色,又能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投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者高國升說。

      “第二個結合”通過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熟定型與禮樂文明有機結合,賦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秩序的規范、倫理的力量。

      ——發展思想與民本理念的有機結合。

      “以人民為中心”,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等層面,實現了對傳統民本思想的歷史超越和時代升華。

      新時代10年,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超過4億人進入中等收入群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翻番,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

      “第二個結合”通過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貫穿中華五千年的民本思想有機結合,賦予執政理念以深厚的人民情懷。

      ——核心價值與傳統道德取向的有機結合。

      從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創建,到遍布城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道德習慣。

      “第二個結合”通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民族傳統價值取向有機結合,賦予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以價值的源泉。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四川眉山三蘇祠,一門三進士留下雋永詩詞傳誦千年,凝筑了“以文化人”的中國古典文心。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長安十二時辰等主題街區,大唐盛景與現代景致在流光溢彩中交相輝映。歷史文化在“以文化物”中展現活力。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2023年1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第二個結合”通過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賦予民族復興根與魂。今天的中國,文化傳承、文明賡續,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中,實現了對生活的滋養賦能。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鄭州歌舞劇院的演員在錄制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節目(2021年2月20日攝);下圖為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內展出的展品(2020年9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命運與共與協和萬邦的有機結合。

      “講信修睦”“親仁善鄰”“以和為貴”“協和萬邦”……中國傳統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對外交往智慧。“第二個結合”通過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協和萬邦的邦交之道有機結合,賦予人類文明新形態以思想的貫通。

      共建“一帶一路”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據世界銀行報告,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回顧黨的百年奮斗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彪炳史冊的重大成就,能夠領導人民完成中國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并不斷結合新的實際推進理論創新。

      “第二個結合”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

      《改變中國的“第二個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智庫報告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二個結合”,不僅是對歷史的深刻總結,對規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對理論創新發展的正確引領,彰顯出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

      ——找準了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點。“第二個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之間的融通。

      參觀者在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內欣賞展品(2021年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賡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

      ——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第二個結合”強調重視傳統絕非復古,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為結合的關鍵,充分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賦予其跨越時空、具有當代價值的新內涵。

      游客在位于杭州余杭的良渚博物院參觀(2023年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助推中國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讓中國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為人類文明貢獻新篇章。“第二個結合”使馬克思主義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創造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就“第二個結合”的科學路徑與推進方略,報告創新提煉總結為“十個準確把握”:準確把握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準確把握文化本質屬性,準確把握文化根本作用,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定位,準確把握文化傳承發展內在規律,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準確把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高度契合,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治國理政智慧,準確把握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演進趨勢。

      中國實踐為世界提供啟示

      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報告認為,從國際視野看,“第二個結合”從治國理政視角,回答了“何以中國”的世界之問。

      以文化文明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堅持“第二個結合”,以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馬克思主義也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中獲得豐厚滋養,具有了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它讓世界看到,中國走出的現代化道路,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文明傳統。

      正是基于這樣歷史文化與文明基因,中國為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提供了穩定性和確定性,是堅定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進步力量。

      把握“六對關系”應對治理挑戰——

      報告梳理了應對治理挑戰需要把握的“六對關系”,具體包括:人民與本體的關系、自主與外鑒的關系、創新與守正的關系、問題與理論的關系、系統與局部的關系、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這六大辯證關系,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現代化發展,也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現實寫照,為那些努力應對治理挑戰的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

      報告認為,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景下,中國共產黨不僅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以文明新形態貢獻人類美好新未來——

      2022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這是11月5日拍攝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夜景。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和而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智慧。不同文明之間應該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和睦相處,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新時代以來,中國領導人提出了一系列著眼全球、面向世界的新理念、新創想: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型國際關系、全人類共同價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

      觀眾在第19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參觀(2022年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報告認為,中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價值旨歸,內嵌了中華文明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的文化基因,對于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和啟示。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文字記者:梁建強、楊一苗、馮源、徐壯

      海報設計:殷哲倫

      編輯:王絢、楊文榮、張惠慧、王秋韻、賈伊寧、唐興、張愛芳、戚文娟、陳海通、鄔金夫、郭潔宇

      統籌:方思賢

    (責編: 陳建國)
    相關閱讀
    ?

    熱點關注更多>>

    領導論述更多>>

    理論園地更多>>

    相關鏈接更多>>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 99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中日韩无一线二线三线区别|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av综合日韩| 日韩版码免费福利视频|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网|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