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為民造福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保證。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就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真正做到把“人民至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自覺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通過做大‘蛋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闡明了主題教育把踐行宗旨為民造福,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治區黨委強調,要深入推進十大民生工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這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解決好西藏各族人民關心的熱點和難點作為群眾工作的重點,切實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繼續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堅定決心。
一、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始終心系西藏各族人民
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奮斗的政黨,如若脫離人民,黨的一切斗爭和理想將失去立足之根基。我們黨在處理西藏革命、建設和改革問題上,始終心系各族人民,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矢志不渝為西藏各族人民謀幸福。
實行民主改革,保障各族人民權利。群眾路線作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一個基本方面,在開始處理西藏事務時就一以貫之。在全國解放初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西藏人民的解放和漢藏人民的團結視為重要目標,根據西藏的歷史和現實情況,決定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粉碎了分裂主義分子與帝國主義相勾結、企圖把西藏從中國版圖上分裂出去的陰謀,堅定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面對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為維護三大領主既得利益和階級特權而發動的武裝叛亂,中央人民政府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期待,果斷平息武裝叛亂、領導西藏各族人民掀起波瀾壯闊的民主改革運動,開啟了西藏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民主改革是順應民心、依靠群眾、符合時代潮流的革命運動。通過民主改革,西藏徹底摧毀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廢除階級剝削和封建特權,百萬農奴從極其殘酷的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精神奴役中獲得解放,實現了人身自由,使西藏社會的面貌煥然一新。
黨和西藏各族人民同心聚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制度在西藏基本確立后,我們黨堅持從西藏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實際出發,保證各民族充分享受民族平等,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黨尊重各族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一切建設致力于各族人民的發展利益,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進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實踐,西藏社會從極度貧窮落后和封閉萎縮的狀態大步邁向社會主義社會。社會生產力獲得大解放,商貿繁榮,現代教育體系、工業體系、道路交通等初具規模。黨不斷完善各項政策,幫助群眾解決困難。黨致力于群眾工作,關注各族人民的身體健康,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
實行改革開放,帶領各族群眾走向富裕之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央先后召開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黨和政府不斷加大對西藏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的支持力度,出臺免征農牧業稅、實行休養生息、實施對口援藏、加強對外開放、深化對內交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并鼓勵西藏各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最大限度激發西藏農牧產業和其他產業發展的內生活力,西藏呈現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生態良好、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的大好局面。進入21世紀,黨帶領西藏各族人民開啟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西藏經濟發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把更多關懷和溫暖送給廣大農牧民和困難群眾,西藏人民對生活更有盼頭、干勁更足。
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更加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辦好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一件一件抓落實,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西藏經濟社會和民生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經濟發展成效顯著,民生之基不斷夯實。西藏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物質基礎持續增強,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翻番,為保障民生事業打下堅實基礎。在經濟發展中,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西藏各族人民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依靠各族群眾緊抓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從欠發達邊疆地區的實際出發,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不斷破解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難題,增強發展的主動性和緊迫感,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進各族人民福祉。西藏的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民生之基更加堅實。
政策舉措科學有效,民生發展持續向好。民生政策的制定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西藏具有特殊的區情,黨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的政策舉措,保障和改善西藏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在社會就業、農牧民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子女入學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既有深度又有精度的政策舉措,并注重政策之間的系統性、協調性,政務效率顯著提高。民生政策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從群眾所需所盼實際出發做到了紓民困、解民憂,解決發展中的難題,惠民舉措取得新成效。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西藏曾經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程度極其嚴重。帶動群眾脫貧,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形勢嚴峻。黨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制定出臺脫貧攻堅綜合規劃、專項規劃和政策措施。到2019年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在就業服務、居民收入、養老醫療和住房教育等關鍵民生領域兜底力度更大,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三、把握西藏新形勢,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擘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我們把握西藏新形勢、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保證。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要求我們在各項工作中,時刻裝著西藏各族人民的利益,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矢志不渝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從而激發西藏各族人民干事創業的自覺行動,開創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凝聚人心,夯實黨在西藏的執政根基。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在西藏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要全面落實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的新舉措。堅持深入基層、走近群眾,緊緊抓住西藏各族人民最關心的現實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以先進的黨性理論教育和引導群眾,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群眾對黨的認同感,進一步夯實黨在西藏的執政之基。
立足工作實際,善于擔當作為。西藏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這次主題教育為契機,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西藏開花結果。緊緊圍繞目標任務,立足崗位、真抓實干,聚焦問題、知難而進,切實研究好新思想、處理好新矛盾,始終保持同西藏各族人民的血肉聯系。堅持以黨的使命為使命,積極擔當作為、敢于善于斗爭,始終忠誠于黨造福于民,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依靠擔當作為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西藏各族人民謀幸福,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保證。各級各部門要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團結西藏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動員西藏各族人民手挽手、肩并肩,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共同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執筆:扎西,系西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