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um802"><pre id="um802"></pre></ul>
    <strike id="um802"><s id="um802"></s></strike>
    <th id="um802"></th>
  • 您的位置: 西藏統一戰線 > 理論研究 > 正文

    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發布時間: 2020-12-21 13:54:43來源: 西藏日報
    打印
    T+
    T-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西藏工作指導思想中,現實背景基于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即維護祖國統一和加強民族團結的需要,西藏工作是事關全局的工作,事關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事關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西藏各族人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促進各民族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維護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休戚與共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最早在1986年由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黎澍先生提出;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正式進入官方話語體系;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其提升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高度;201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政治術語和促進民族團結的新理念正式進入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方略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源。”

      各民族始終將維護祖國統一作為自身最高的政治理想和高于一切的根本利益,這是幾千年來中國社會發展亙古不變的歷史主流。維護祖國統一、保障國家安全、確保國家政權鞏固、加快國家發展,需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之路的應有之意。黨從成立之初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衷和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中央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導向匯聚磅礴偉力,持續接力,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中華民族一改往日的落后貧窮面貌逐步富起來,得以邁入新時代并向現代化強國發展。當今世界發展變化一日千里,無論是應對挑戰、化解風險,還是反對霸權、引領治理,都需要各個民族齊心協力,進行長期的奮斗。復雜的國內外局勢決定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前進道路絕不會平平坦坦,而是充滿了坎坷。為此,必須堅持不懈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而使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團結一致,確保中華民族在走向復興的前進道路中具有披荊斬棘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都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通過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僅建立了大一統局面的物質基礎,也建立了牢固的大一統的中華民族國家觀念。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證。唯有民族團結,社會才能避免動蕩,人民才能免于苦難,黨和國家事業才能前進。民族團結工作做得好不好,事關黨和國家以及人民事業發展全局。民族團結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長期堅持才能夠實現,也需要在各族群眾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唯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如磐石,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才能穩如泰山。

      二、深刻領會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涵

      總體來說,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是強調中華民族面對外國侵略出現之后,中國各族人民通過在共同抗擊外國侵略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各族人民是一個有著共同利益、共同命運的整體,必須團結起來,守衛共同的家園,共同抗擊敵人,這一方面側重于強調對外國侵略而言形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鴉片戰爭后,中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百年屈辱史。這一時期,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廣大的少數民族群眾始終站在祖國一邊,并為反對分裂、維護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也在同仇敵愾、共同抵抗外國侵略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尤其是從“九·一八”事變到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中華民族”的概念也隨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真正深入到各族群眾的內心,成為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自覺的復合民族實體的稱謂。

      二是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來說,側重于強調中華各民族之間的統一性。56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缺少哪一個民族都不叫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不是56個民族簡單的相加與整合,而是各民族之間經過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的一個榮辱與共、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是歷史上各民族群眾共同的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三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是不斷豐富發展的。法國歷史學家勒南在論述民族時曾說:“在過去,有共同的光榮和痛楚可以分享;在未來,有同一個計劃需要實現。”這意味著共同體意識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價值規范,是國內各民族在對待國家、民族等問題時,凝聚出的共同情感利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歷史路徑中承襲,又隨著時代發展轉向創造性的建構。例如,國家統一層面,從“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的天下一統觀,到今天“我們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圣領土”的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民族團結的層面,從“五方之民共天下,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樸素民族觀,到“民族團結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順應新時代的民族團結思想。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西藏面臨著新的國際國內復雜形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能促進全區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最大限度地凝聚民族力量,共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時更能提高各民族群眾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各族群眾正確認識和感知中華民族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西藏廣大干部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立足于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第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堅持維護祖國統一這個底線思維,即:西藏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據考古發掘顯示,西藏的舊石器文化在類型、加工技術等方面與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文明有著密切聯系。以昌都卡若遺址、拉薩曲貢遺址以及藏北細石器遺址等為代表的西藏新石器文化,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文化同源一體。在阿里噶爾縣故如甲木寺出土的繡有漢字的“王侯銘文錦”,表明在距今約2000年前西藏地區已經與中原王朝有了密切聯系。唐朝時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進藏,成為藏漢民族團結的千古佳話,大昭寺前的唐蕃會盟碑見證了漢藏關系的歷史事實。1247年,《薩班致蕃人書》標志著西藏正式納入中央政府的直接行政管轄之下。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行使對西藏地方的行政管理。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國領土包括蒙古、西藏、青海及22個行省,相繼設立蒙藏事務局、蒙藏院、蒙藏委員會,在西藏設立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對西藏地方直接行使主權管轄治理。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西藏實現和平解放。從此,西藏各族人民徹底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開啟了在祖國大家庭中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紀元。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旗幟鮮明地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同十四世達賴和達賴集團的斗爭,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關系國家安全和各族人民的前途命運。要認清“誰在造福西藏、誰在禍害西藏”,切實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與十四世達賴和達賴集團的分裂破壞活動作堅決斗爭,旗幟鮮明地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和西藏和諧穩定。

      第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從“生命線”的高度重視民族團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一是全區廣大干部群眾形成共識。這個共識是西藏今天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離不開社會安定、各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全區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團結的政治局面,都要堅決反對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團結的言行。要堅決依法懲處和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筑牢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的銅墻鐵壁”;二是必須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總體要求,正確處理好差異性和共同性的關系,增進民族間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積極創造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三是引導各族群眾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總目標,以“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切實把西藏建成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四是擴大“雙語”教學工作開展。語言互通,是民族間交流的基礎。“雙語”教學雙向開展,在推廣國家通用普通語言文字的同時,還應該面向漢族和其他民族開展藏語言文字教學,這是增進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方式。

      最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并在此基礎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決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要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個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題,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積極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不做,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動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豐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ㄗ髡邌挝唬鹤灾螀^黨委黨校)

    (責編: 陳建國)
    相關閱讀
    ?

    熱點關注更多>>

    領導論述更多>>

    理論園地更多>>

    相關鏈接更多>>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99re5在线精品视频热线|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直播 |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