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又是一年歲末。對許多人來說,今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
2020年,對海外華僑華人來說是忙碌的一年。疫情感染風險高,生活受限,海外僑胞們忙著防疫、忙著互助、忙著轉型……他們的勤勞、責任感與對他人的熱心關懷讓他們更加忙碌,而這份忙碌也讓他們笑對困難,更加堅強。
2020年,讓更多人認識了海外華僑華人這個群體,他們很忙,也很棒。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攝">
資料圖:在美國舊金山,華人餐飲業者明方全與員工一起檢查食物。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攝
花式自救忙改變
面對“封鎖令”,哈薩克斯坦中餐業者胡小亮將重心轉移到外賣上;為保持安全距離,日本橫濱中華街部分店鋪推出“得來速”方式,顧客不用下車就能打包餐食;沒有游客,瑞士的華人旅游業者入手了低價出售的酒店,很多導游做起了代購……
有人忙著創新,改善業務擺脫困境。
在英國疫情暴發初期,倫敦中餐館米齊臨合伙人熊鵬推出了小程序“米齊臨美食匯”,注冊的商戶遍布全倫敦。平臺有四重服務的功能:基本送餐服務;點餐自取服務;掃碼點餐功能;無接觸服務。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資料圖:當地時間5月9日,美國硅谷腹地“鹽語”廚房的送餐員將打包好的保溫袋搬到各自的車上,再送往附近的客戶手中。不同于普通餐館,“鹽語”是以“中央廚房”的模式在硅谷發展起來的。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商家上傳菜單并在平臺注冊,便能夠進行相應的服務。除此以外,商家還可以在平臺上進行促銷,推廣優惠及折扣券,聯合舉行一些促銷活動。
在舊金山華埠,社區發展中心發起了“唐人街小巷旅游”項目,對唐人街街區和小巷開展歷史文化旅游活動。這個項目最大的特色,就是從以往的線下實地游轉變為線上的“虛擬游”。游客既可欣賞美景,又能保證安全。
有人忙著轉型,摸索適合自己的新道路。
經過對疫情的思考,全法華人旅行社協會會長石恒余給出了一份近、中、遠期業務計劃。在他的設想中,法國華人旅游業將挖掘、開發法國以及歐盟各開放國的華僑華人就地游市場,中期可以打造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游客中心。
資料圖:當地時間10月14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巴黎、里昂、馬賽等多地將實施宵禁,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圖巴黎的著名景點盧浮宮參觀者寥寥無幾。
沒有生意的日子里,法國的華人旅行社也在專注提升業務能力、培訓導游、組織“云游”,宣傳法國特色景點,等待著業務恢復的那一天。
2020年,華僑華人們忙著改變,用創新與轉型克服困難。
復工復產忙防疫
面對海外反復的疫情,不少華僑華人幾度經歷停業與復工,而每一次生意重開,他們都會先做好防疫措施。
開張很忙,但防疫也絕不能含糊。
譚悅在西班牙馬德里經營餐廳。為了減少員工與外界的接觸,他每天接送他們上下班,購買食材也是“無接觸配送”。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資料圖:當地時間5月9日,美國硅谷腹地庫比蒂諾商圈的“青蘋果”餐廳在一條長桌上立起透明的擋板,店員與取餐者隔著擋板交流。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意大利服裝廠老板陳正溪也同樣謹慎。按照政府的規定,工廠內嚴格保持防疫距離,甚至細致到員工進出大門時的間隔。
澳大利亞食品企業澳佳集團要求員工佩戴口罩、手套,身著防護服上崗,呼吁所有員工遵守當地政府頒布的臨時社交限制令。在生產及辦公場所,還配置了空氣凈化器,并定點多次消毒。
“我們會繼續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保障每一位同事的健康。”董事長俞維佳說。
顧客再多,也要忙中有序,不能疏忽。
何建鋒在意大利羅馬經營中餐廳。復工后,他們向客人提供免費的手套、洗手液和口罩,詢問記錄顧客的個人資料與體溫。
資料圖:在美國紐約,華人美甲店復工后“全面防衛”,裝設隔離板、把控人流。(美國《世界日報》/楊丹尼 供圖)
而在美國紐約華埠經營理發店的王子榮則在店內隔出小房間,分時段接待預約客人。客人入店前需進行全身消毒,還會免費提供口罩給有需要的顧客。
解除“居家令”后,美國華人美容業一度預約火爆。不過,洛杉磯華人美甲業者陳女士表示,自己會先購入隔離板、對店面消毒,做好萬全的防疫準備之后,再迎接顧客回歸。
2020年,華僑華人們忙著防疫,細心耐心地過好生活。
自助助人忙支援
年初,中國暴發疫情,海外華僑華人紛紛捐款捐物;海外疫情蔓延,僑胞們抱團取暖的同時,也為當地盡心盡力。
祖(籍)國有難,海外華僑華人忙著支援。
得知中國暴發疫情,菲律賓老僑領陳永栽捐了1000萬元人民幣。“中國現在碰到這么大的困難,我們一定要幫她”,老人樸素的話語里,滿是對祖(籍)國的情意。
中新社記者余瑞冬 攝">
資料圖:當地時間1月28日,加拿大華僑華人社團及華人企業向中國內地捐贈的一批防疫物資的啟運儀式在多倫多舉行。中新社記者余瑞冬 攝
韓國中國學人學者聯誼會在韓國發起募捐,沒有收入的在韓留學生們,捐了53萬元人民幣;迪拜一名6歲的華僑孩子,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美國舊金山老華僑葉細英已經98歲,去世前一天還為中國捐了100美元……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
海外疫情、天災不斷,僑胞們互相幫扶。
面對疫情,英國倫敦華埠商會主席鄧柱廷聯合多家僑團,向華埠各店鋪分發宣傳防疫海報和口罩等防護物資。為方便存取和發放華商們籌來用作公益的防疫物資,他還主動把自己的餐廳貢獻出來,用作物資儲存倉庫。
資料圖:意大利華僑在佛羅倫薩擺攤,給有需要的當地居民分發生活物資。李偉康供圖
為了幫助僑胞科學防疫,希臘華僑華人總商會組建了兩個“健康防疫答疑群”,覆蓋上千名僑胞。會長徐偉春邀請專家,為希臘僑胞普及防控知識,開展專業醫療指導,為同胞們排憂解難。
10月,愛琴海海域發生強震,薩摩斯島華商也受到波及。徐偉春等僑領了解到相關情況,馬上展開行動,積極詢問當地同胞需要的幫助和支持物資,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
資料圖:當地時間10月30日,愛琴海海域發生強震,波及希臘與土耳其部分地區。圖為救援工作持續展開。
6月,意大利佛羅倫薩省一工業區發生火災,區內62家華人皮具加工廠的設備和商品被燒,影響了超過200多個華人家庭。在佛羅倫薩中國食品店的幫助下,中意青年聯合會向1000多名受災同胞分發了食品、糧油和蔬菜等生活物資。
生活在“第二故鄉”,僑胞們還忙著為當地抗疫盡心盡力。
“我要把中國的抗疫經驗帶回去。” 旅英華裔護士何彩霞這樣說。得知中國國內暴發疫情后,何彩霞辭去工作,飛回中國抗疫。后來,疫情蔓延到英國,何彩霞又回英國幫助當地“抗疫”。
資料圖:法國華人醫生納娜正在接聽急救熱線。納娜供圖
西班牙呼吸科醫生紀子宸晝夜守候在重癥病房,為危重病人點亮生的希望;美國華裔護士徐琳剪掉長發,主動請纓到疫情“震中”支援抗疫;馬來西亞醫生黃文秀取消蜜月旅行,每天穿著嚴密的防護服堅守崗位……
2020年,華僑華人們忙著幫助,用愛心與熱心溫暖他人。
受疫情影響,線上外賣業務興起,越來越多的華人業者轉型成功;許多國家開始“云端旅游”、“線上辦公”,大家逐漸習慣了新的生活方式;多國新冠疫苗的研發初見成效……
目前,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住,這或許不會是一個完美的新年,但是希望的曙光已經可以看到。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大家一定能找到機會,放下千頭萬緒的事情,好好坐下來,享受久違的悠閑時光。
資料圖:當地時間8月16日,居民戴著口罩在紐約法拉盛社區廣場跳舞。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