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編者按: 百年黨的統一戰線史,留下了無數攜手同心的經典故事。如果文物會說話,那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物件、一座座舊址故居……歷經歲月洗禮,依然在講述著中國共產黨廣交朋友、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故事,濃縮了厚重而燦爛的統戰歷史文化。“統戰新語”推出“以物述史”欄目,讓文物開口說話,講述中國共產黨團結引領統一戰線各界人士風雨同舟共同奮斗的故事,從歷史中汲取新時代不懈奮進的力量。
1950年6月,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期間,馬敘倫向毛澤東反映學生健康的情況。
在民進中央保存的歷史資料中,一張照片記錄了1950年全國政協會議期間,馬敘倫向毛澤東反映學生健康水準下降情況的場景。新中國成立后,馬敘倫擔任教育部長。他一直踐行著“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信念。
時間回到1920年,李大釗和馬敘倫一起領導了北京的第二次索薪和爭取教育經費獨立的斗爭。1923年,馬敘倫得知當局要逮捕陳獨秀,曾助其轉移。1924年,馬敘倫還曾幫助李大釗及時脫險。
1947年,國民黨企圖借“第三方面”力量孤立共產黨,面對所謂的“中間路線”,馬敘倫坦言,民主促進會是不會參加“第三方面”的。他堅信,中國民主革命的大業只能依靠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來完成。年底,國民黨反動派加緊迫害民主進步人士。馬敘倫轉移到香港,連續發表多篇文章,譴責蔣介石集團的罪行。
1948年5月,馬敘倫和在港的其他民主黨派負責人、民主人士聯名致電毛主席,積極響應中共中央發布的“五一口號”。
1949年6月,馬敘倫以民進代表的身份參加新政協的籌備工作,主持擬定了國旗、國徽、國歌、紀年等方案。參加開國大典后,馬敘倫揮毫寫下“得宿”二字,他顛沛流離、為正義流血戰斗的大半生終于有了歸宿。
此后,馬敘倫并未停止與中共并肩前行的步伐,與毛澤東往來的兩封書信,成為他為新中國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見證。
1950年6月,一份反映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營養不夠、健康水準有所下降的報告,擺在了馬敘倫案頭,他向毛澤東做了匯報。毛澤東立刻指示“健康第一”,隨后又說:“營養不足宜酌增經費,學習時間宜大減,病人應有特別待遇。”6月19日,毛澤東致信馬敘倫說:“此事宜速解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學習第二。”1951年1月,毛澤東再次致信馬敘倫,再次強調了“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方針,并指示相關部門處理。同年8月召開的政務院第90次政務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改善各級學校學生健康狀況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