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um802"><pre id="um802"></pre></ul>
    <strike id="um802"><s id="um802"></s></strike>
    <th id="um802"></th>
  • 您的位置: 西藏統一戰線 > 統戰人士 > 正文

    【統戰史話 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

    發布時間: 2020-08-21 10:55:11來源: 統戰新語
    打印
    T+
    T-

      背景導讀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1956年9月—1966年5月)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開始轉入全面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時由于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不足,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統一戰線也在探索總結中曲折發展,為克服困難和糾正失誤作出了持續努力。

      平息西藏叛亂

      和平解放前,西藏實行的是上層僧侶和貴族專政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1956年4月,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時,因鄰省藏區開始進行民主改革,于是民主改革成為西藏各階層普遍關心的問題。西藏廣大人民要求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西藏許多中上層的開明人士也認識到,如不改革舊制度,西藏民族斷無繁榮昌盛的可能。但是,考慮到西藏歷史和現實的特殊情況,根據“十七條協議”,中央對西藏社會制度的改革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態度和極為寬容的政策,耐心勸說和等待西藏地方上層統治集團主動進行改革,并給他們以充分的時間。

      中央于1956年9月4日提出“六年不改”方針,指出西藏的民主改革一定要對西藏上層統治集團做好準備工作以后再進行,肯定不會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內的事,也可能不是第二個五年計劃內的事,甚至還可能推遲到第三個五年計劃內去。以后,毛澤東、周恩來多次強調六年不改,并說六年之后是否改革,仍由西藏根據那時的情況和條件決定。

      盡管中央提出了“六年不改”方針,但西藏上層統治集團從維護封建農奴主階級的既得利益出發,從根本上反對改革,要求“永遠不改”。達賴喇嘛參加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后,于1955年5月由內地返藏。隨行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倫索康等在當時的西康省藏區,以佛事活動為名,策動武力對抗當地實行民主改革。西康省藏區叛亂被平息后,一些叛亂分子竄逃西藏,在昌都地區又發動了叛亂。1957年5月,叛亂分子成立“四水六崗”叛亂武裝組織。下半年,西藏地方政府給各寺廟、宗本發布密令,煽動僧侶官員反對改革,并提出“西藏獨立”口號。之后叛亂活動愈演愈烈,叛亂分子武裝襲擊解放軍兵站,襲擾道班,伏擊車輛,炸毀橋梁,截斷公路,甚至圍攻黨政機關駐地,殘殺干部、戰士和無辜群眾。

      面對西藏愈來愈嚴峻的叛亂形勢,1958年6月24日,毛澤東在批轉青海省委《對全省鎮壓叛亂問題的指示》中就指出:西藏要準備對付那里的可能的全局叛亂。只要西藏反動派敢于發動全面叛亂,那里的勞動人民就可以早日獲得解放,毫無疑義。

      中央的方針是力求和平改革,但是如果反動分子一定要武裝叛亂,就一定堅決實行武裝平息叛亂。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共西藏工委書記張經武和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于7月18日向達賴轉達了中央對西藏改革及叛亂武裝等問題的既定方針,指出西藏地方政府對叛亂武裝采取縱容的態度是錯誤的,要西藏地方政府改變態度。

      叛亂分子的叛亂活動不僅沒有收斂或停止,反而向拉薩地區蔓延。7月21日,叛亂武裝在拉薩以東的墨竹工卡宗爭莫寺附近伏擊解放軍運輸車輛。至此,叛亂活動發展到拉薩地區。8月27日,中共西藏工委對平息叛亂發出指示,指出叛亂如果停止在局部狀態,仍然堅持“六年不改”的方針,但在叛亂地區,就要通過平叛行動適當地發動和組織群眾,適當地改造舊政權、削弱封建統治。局部叛亂如果發展為全面叛亂,就要堅決地、徹底地摧毀封建農奴制度,解放勞動人民。

      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層反動集團在外國勢力支持和唆使下,公然撕毀協議,發動了全面武裝叛亂。叛亂分子打傷西藏軍區副司令員桑頗•才旺仁增,用石頭打死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委員堪窮帕巴拉•索朗降措,還將其拴在馬尾在拉薩市中心示眾。叛亂分子無視中央的要求和警告,繼續進行叛亂活動。3月17日夜,達賴喇嘛離開拉薩,前往山南地區,而后逃亡印度。3月19日夜,叛亂分子發動了對人民解放軍駐拉薩部隊和中央代表機關的全面進攻。

      3月20日上午,人民解放軍駐藏部隊對叛亂武裝發起反擊。在西藏各族、各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僅用兩天時間,就徹底粉碎了拉薩市區的叛亂。至1959年底,60%的叛亂武裝被殲滅。1961年底,全部肅清了西藏境內的殘余叛亂武裝,取得了西藏平叛的最后勝利,有效地維護了國家統一和人民的利益。

      1959年3月28日,國務院發布命令,宣布自即日起,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代理主任委員職務。任命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帕巴拉•格列朗杰為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兼秘書長阿沛•阿旺晉美為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西藏地方政府的解散,標志著在西藏延續了700多年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的滅亡。

      在平息叛亂中進行民主改革

      1960年1月,習仲勛、陳毅、李維漢等與班禪出席宴會

      叛亂發生后,西藏廣大人民要求推翻封建農奴制度的愿望非常強烈,1959年3月21日,黨中央作出《關于在西藏平息叛亂中實現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問題》的指示,指出因西藏地方政府已經撕毀“十七條協議”,叛變祖國,發動西藏的全面叛亂,使中央原來決定的六年不改革的方針自然不能再繼續執行下去。

      中央認為:在這次平息叛亂的戰爭中,必須同時堅決地放手發動群眾,實行民主改革,以便徹底解放藏族人民群眾,引導西藏地區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

      并提出了邊平叛邊改革、先叛先改、后叛后改、未叛地區暫時緩改的方針。中央明確指出,民主改革要“把自下而上的充分發動群眾同自上而下的協商結合起來,對沒有叛亂的農奴主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依靠勞動人民,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有步驟、有區別地消滅封建農奴制度。改革中要充分照顧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繼承和發揚藏族的優秀文化。”

      4月15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指出:“現在是平叛,還談不上改革,將來改革的時候,凡是革命的貴族,以及中間派動動搖搖的,總而言之,只要是不站在反革命那邊的,我們不使他吃虧,就是照我們現在對待資本家的辦法。”

      5月7日,毛澤東在會見十世班禪和阿沛·阿旺晉美時說,“你們主張邊平叛,邊改革,這很好。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希望你們多做工作,搞好民主改革,早日把西藏變成繁榮昌盛的新西藏。”

      此后,阿沛·阿旺晉美不僅積極做工作支持民主改革和贖買政策,而且多次主動放棄政府發給他的贖買金。

      5月31日,中央同意西藏工委《關于當前在平叛工作中幾個政策問題的決定》,并批示:目前西藏地區的任務是,結合平息叛亂的斗爭,采取邊打邊改的方法,完成全區的民主改革。西藏地區的民主改革可以分為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以“三反”(反叛亂、反烏拉、反奴役)“雙減”(減租、減息)為內容;第二步,以實行分配土地為內容。西藏工委在之后的兩年中,按照中央確定的方針,帶領廣大藏族群眾,完成了西藏地區的民主改革。

      左圖為西藏民主改革后翻身農奴懷著喜悅的心情選舉自己的當家人。右圖為西藏民主改革前戴著鎖鏈勞動的農奴。西藏的民主改革從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對農區、牧區、寺院等采取了有所區別的政策。

      圖為西藏農民在丈量分配土地

      農區的民主改革嚴格按照中央關于分兩步走的步驟進行。西藏噶廈地方政府解散后,在其管理下的地方軍隊、法庭、監獄和相關的法典一起被廢除。民主改革當年,對叛亂領主的土地實行“誰種誰收”的政策,對于沒有參加叛亂的農奴主和代理人實行“二八減租”政策,即八成歸農奴,二成歸農奴主。之后沒有參加叛亂的農奴主和代理人的土地和多余的農具、耕畜、房屋,一律仿照內地對待民族資產階級的辦法,實行贖買政策。廣大農民分到了土地,徹底廢除了農奴、奴隸對農奴主的人身依附關系。在開展“三反雙減”運動的同時,廢除了農村舊政權,建立了農民協會。農民協會是在農村領導群眾進行民主改革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民主改革期間的農村基層政權組織。

      牧區的民主改革采取了一種寬松、靈活的政策。改革的主要辦法是“三反兩利”,即反叛亂、反烏拉、反奴役,牧工牧主兩利。除宣布廢除烏拉差役、高利貸和解除人身依附的制度,沒收參加叛亂的牧主的牲畜分配給牧民所有外,對整個牧業地區的生產資料不予變更,實行不斗爭、不分配、不劃分階級的政策。1959年9月,西藏工委《關于牧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牧區工作好壞的標志,是以牧業經濟是否得到了發展、牧民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為準繩;一切政治措施和經濟措施是否得當,也是以此為準繩。民主改革贏得了廣大牧民的擁護,生產力得到促進和發展,到1961年西藏全區牲畜總數達到1161萬頭(只)的創紀錄水平。

      寺院的民主改革采取了更加慎重的政策。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下,寺院上層僧侶是三大領主之一。寺廟占有整個西藏1/3以上的土地和牧場、牲畜,擁有大量的農奴和奴隸。許多下層僧侶無異于農奴、奴隸。武裝叛亂中,許多寺院參與其中,有些寺廟甚至成為叛亂的窩點。面對這種復雜的情況,民主改革中,根據“政治統一,信仰自由,政教分離”的原則,嚴格區分宗教信仰與封建特權、封建剝削這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凡屬封建性質的,予以廢除,實行政教分離。對于參叛的寺廟,首先發動群眾徹底清查隱藏在寺廟中的叛亂組織和叛匪殘余。之后沒收寺廟和僧侶的土地、牧場和其他生產資料,債務、烏拉差役等封建特權一律廢除。對于沒有參加叛亂的寺廟的一部分土地、農具、耕畜、房屋,也實行贖買政策。寺廟的土地和多余的房屋、耕畜和農具,經過與寺廟協商分配給農民,其多余糧食不予沒收,但可經過協商,借一部分給農民,由農民在收獲之后歸還。至于他們的債務、烏拉差役,同樣應予廢除。要求所有寺廟必須愛國守法,不得違反國家的政策法令和干涉政府的行政事宜;不得私藏槍支;不得強迫群眾當喇嘛,群眾有當喇嘛的自由,喇嘛也有還俗的自由。對寺廟財產,可由寺廟僧眾組織管理委員會民主管理,取消寺廟間的隸屬關系。強調在平叛中,要注意保護名山大寺和文物古跡。

      到1960年10月,西藏地區的民主改革基本完成。民主改革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解放了百萬農奴和奴隸,開創了西藏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實現西藏社會發展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責編: 陳建國)
    相關閱讀
    ?

    熱點關注更多>>

    領導論述更多>>

    理論園地更多>>

    相關鏈接更多>>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久久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videossexohd|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久久精品私人影院免费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剧情原创麻豆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高潮露脸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