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7月18日,西藏自治區紀委監委通報2021年上半年全區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
從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半年報”看,今年以來,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堅持從政治上看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聚焦主責主業,突出政治監督、強化日常監督,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更加突出政治監督
確保“兩個維護”落到實處
“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辦公室原主任庹江春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王云亭不按要求報告個人去向,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山南市交通運輸局原黨組副書記、局長李國忠對黨不忠誠不老實,搞兩面派,做兩面人;轉移、隱匿非法所得,對抗組織審查;虛假整改巡察反饋意見”…… 紀檢監察機關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黨不忠誠不老實的,依規依紀從嚴查處。
政治紀律是黨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始終把政治紀律監督放在首位,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治標準要更高,黨性要求要更嚴,組織紀律性要更強”專題教育,嚴格落實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要求,立足實際找準監督抓手,堅決查處違反反分裂斗爭紀律、黨員信仰宗教、不正確履職、對抗組織審查、發表不正當言論等典型問題。
堅持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監督就跟進到哪里。緊緊圍繞“國之大者”“區之大事”,自治區紀委監委組織3個監督檢查組深入部分市縣重點開展學習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和“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自治區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帶頭與相關地廳級主要領導同志談心談話,全區對“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追責問責156人,管黨治黨責任不斷壓實;對落實自治區黨委維穩措施不力,在維穩工作中擅離職守、失職失責等問題嚴肅查處,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7人。
加大案件查辦力度
堅定不移深化反腐敗斗爭
7月7日,西藏紀檢監察網發布消息:西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原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彭光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8月6日,西藏紀檢監察網再次發布消息:西藏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兩名區管干部相繼被查,是我區打“虎”拍“蠅”節奏不變、正風肅紀反腐持續發力的真實寫照。
全區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西藏在反腐敗問題上沒有任何特殊性的思想,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有案必查,突出監督執紀重點,精準開展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攸關民生等部門和行業領域監督,持續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形成強有力震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持續鞏固發展。全區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和查辦案件數量持續增加,上半年共處置問題線索2855件,立案852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43人。其中,立案查處縣(區)黨政“一把手”6人,為歷史最高;查處縣處級以上黨員干部力度持續加大,共立案縣處級及以上黨員干部166人,同比增長56.6%,其中區管干部22人,同比增長10%;處分105人,同比增長38.16%,監督執紀既全面用力又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再次實現審查調查新突破,治理腐敗效能不斷提升。
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明確提出加大對政法系統等一些重點領域腐敗的懲治力度。全區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堅持深挖徹查、優先處置,全力配合推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原副秘書長李運峰,林芝市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黨委書記朱江,自治區公安廳原黨委委員、副廳長趙濤,自治區檢察院原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彭光華等一批政法系統黨員領導干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自治區紀委監委審查調查。
按照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和自治區紀委九屆六次全會關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部署要求,全區紀檢監察機關不斷深化以案促改,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通過下達處分執行通知書、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案發單位和主管部門舉一反三堵漏洞、補短板,強化不能腐的制度制約。通過編發“三更”專題教育讀本、地廳級和縣處級違紀違法黨員干部懺悔錄,在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刊發相關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剖析稿,攝制播放廉政微視頻和警示教育片,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做深做實同級同類黨員干部警示教育,進一步增強不想腐的思想自覺。
在懲治腐敗的高壓震懾和黨的政策感召下,不少問題干部選擇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7月19日,昌都新區原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一級調研員美朗松布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此前不到半個月時間內,已有包括那曲市巴青縣委原常委、人民政府原常務副縣長李彥靚,山南市交通運輸局原黨組副書記、局長安軍等3名市管干部主動投案,彰顯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疊加效應正在形成。
馳而不息糾治“四風”
深入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
5月14日,自治區紀委通報五起在項目實施中盲目決策亂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6月11日,自治區紀委通報三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均引發廣泛關注。全區紀檢監察機關以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為切口,堅持一手抓鞏固提高、一手抓防止反彈,懲防并舉糾治“四風”。
從“半年報”中受處分人員的職級構成來看,處分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265人,占處分總人數的35.7%。這一方面反映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量大面廣、易發多發,直接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表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力度持續加大,群眾在反腐“拍蠅”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是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和自治區紀委九屆六次全會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全區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落實全會部署,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深入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有力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對各市地、相關區直單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自查清理糾治、2020年全區脫貧攻堅監督檢查反饋1371個問題整改、制止餐飲浪費等情況開展“回頭看”專項監督檢查,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99起,處理黨員干部156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0人,點名道姓通報曝光60起92人,釋放出糾治“四風”寸步不讓、越往后盯得越緊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
突出加強對脫貧摘帽后“四個不摘”情況的監督檢查,共受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96件,批評教育和處理161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1人;持續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整治,對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各項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吃拿卡要、優親厚友、雁過拔毛、截留挪用等群眾身邊微腐敗問題,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27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58人,組織處理169人,移送司法機關9人,使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紀檢監察就在身邊。
切實把監督挺在前面
精準綜合運用“四種形態”
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抓早抓小、從具體問題抓起,加大日常監督問責力度,早打招呼、早提醒,使“紅臉出汗”具體化常態化,著力管住“大多數”。“半年報”顯示,全區紀檢監察機關綜合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3066人次,自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數據公布以來,這一數據亦創同期最高。
從2019年上半年的2630人次,到2020年上半年的2697人次,再到今年上半年的3066人次,運用“四種形態”總人數的逐年遞增,反映出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四種形態”運用效果逐步顯現。
運用“四種形態”,必須首先強化日常監督,用好第一種形態。上半年,全區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2306人次,同比增長22.08%,占總人次的75.2%,表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融入日常做在經常,更加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已成常態,看見苗頭就提醒、聽到反映就過問、存在問題就處理,做實做細監督第一職責、基本職責。
懲治有力,才能增強監督的威懾力。“半年報”顯示,全區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第三種形態處理135人次,同比下降7.53%,占總人次的4.4%;運用第四種形態處理93人次,同比增長24%,占總人次的3.0%,第四種形態有關數據同比大幅提升,表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懲治腐敗這一手始終沒有松,為強化監督提供了強大后盾。
信訪舉報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風向標。上半年,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2185件次,同比增長22.14%,仍處于高位。說明我區反腐敗斗爭雖然取得壓倒性勝利并不斷鞏固發展,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區紀檢監察機關要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不斷把我區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