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版權所有????藏ICP備18000039號-1????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33號
“經過各方面近一年來的共同努力,目前,自治區紀委監委派駐機構大的框架已基本成型。”12月24日,西藏自治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改革暨組長任職會議在拉薩召開,標志著西藏派駐機構改革在筑“形”方面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接下來,最關鍵最核心的就是賦‘神’”,與會各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紛紛表示,將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著力補齊派駐監督工作短板,實現“形神兼備”,推動派駐監督提質增效。
黨的十九大以來,自治區紀委監委認真貫徹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自治區黨委部署要求,持續深化派駐機構改革,不斷強化派駐監督,有效提升了派駐監督全覆蓋的質量和效果。
“2018年,我們完成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賦予派駐機構監察權,實現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自治區紀委監委派駐機構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日趨完善,建立健全了自治區紀委監委直接領導、統一管理的領導體制及派駐機構“三為主一報告”的工作運行機制,“派”的權威、“駐”的優勢得到顯著增強。
“部分派駐機構在完成自治區紀委監委‘規定動作’的同時,還‘摸著石頭過河’,開展了一些‘自選動作’,對深入推進派駐機構改革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據了解,駐自治區民政廳、文化廳紀檢監察組探索建立與被監督單位黨組(黨委)定期會商、重要情況通報、聯合監督執紀等工作機制,及時督促被監督單位黨組(黨委)落實主體責任,研判本部門本單位政治生態,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駐自治區總工會、公安廳紀檢監察組持續創新抵近監督有效路徑,著力強化與被監督單位黨組(黨委)貫通協同,通過列席會議、提出意見建議、動態更新廉政檔案、開展談心談話、在重要節點提前“打招呼”以及進行廉政集體談話等方式,不斷做實做細監督,等等,使派駐機構的職能作用得到有效發揮。2020年以來,各派駐機構處置問題線索666件次,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310人次。
然而,隨著形勢任務的不斷發展,派駐監督不夠協調、不夠適應的地方也逐步暴露出來。10月18日,西藏紀檢監察網發布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原黨委書記、副廳長永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2015年以來,自治區紀委監委相繼查處了洛松次仁、索朗群佩、王錦河、扎西江措、趙世軍、永吉等6名廳級干部,其違紀違法行為多集中發生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任職期間,時間跨度長、涉案金額大,“但其派駐機構抵近監督的優勢卻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一直停留在有沒有開會發文等面上監督,實質性的問題線索卻發現不了。”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為充分發揮派駐監督體制機制優勢,推動派駐監督高質量發展,自治區紀委監委前不久對各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職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發現一些派駐機構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抓不住重點、張不開嘴、抹不開面子等不會監督、不敢監督、不愿監督的問題。
“一說強化監督就直接參與到具體工作中,一說聚焦主業就站在一邊遠離監督事項。”調研發現,少數派駐機構把握不準“監督的再監督”定位,容易出現監督要么越位、要么缺位的兩種“極端”;有的派駐機構盯“關鍵少數”聚焦不夠,不善于從業務問題審視背后的政治偏差,且對其他綜合監督單位監督投入精力和時間相對較少,存在監督盲點、空白點;個別派駐機構在處置問題線索、查辦案件等方面存在查不實、辦不好的問題,特別是“后半篇”文章做得不夠到位,整改“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區直單位發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后,相關黨組(黨委)都舉一反三做了警示教育工作,但其派駐機構卻沒有從自身角度去反思和整改”;對口聯系監督檢查室對派駐機構工作的聯系指導還不夠規范,有的指導過細,從問題線索處置到審查調查再到案件定性處理“一條龍服務”,導致審核批準程序繁雜、辦理時間過長,派駐機構相關工作進展緩慢,有的則比較“粗線條”,深入派駐機構了解情況不夠,紙面研判多、實地發現問題少,等等。
“發現問題只是第一步,關鍵要解決問題。”2020年下半年以來,自治區紀委監委把駐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作為深化派駐機構改革試點單位,通過整合人員力量,明確職責權限,優化派駐機構設置,為派駐機構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用權提供堅強保障。
11月4日,新駐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正式組建,該紀檢監察組不僅人員編制增加了75%,還下設1個綜合室、3個紀檢監察室等4個內設機構,負責綜合監督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水利廳、水利電力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等4家單位,共有監察對象14900余人,其中正式干部職工10000余人,聘用人員4800余人;黨員干部4300余人,其中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300余人,被監督單位不僅范圍廣、對象多,且資金密集、權力集中。
“進駐以來,我們堅持監督什么學什么,及時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堅持系統思維,建立完善分片負責、分工協作,責任傳導、高位推動,會商通報、深入交流,協同聯動、閉環監督等六項制度機制,推動綜合派駐工作開好頭起好步。”駐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剛晉美表示,將進一步把派駐機構改革與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主線緊密結合起來,不斷聚焦主責主業,緊緊圍繞監督精準化、辦案規范化、隊伍專業化、體制機制標準化等要求開展工作,不斷擦亮派駐監督探頭,真正把改革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
“‘大刀闊斧’的改革后,雖然派駐機構數量有所減少,但機構編制卻大幅增加。”自治區紀委監委深改辦負責人介紹,自治區紀委監委全面吸納駐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改革試點的好經驗好做法,在職能相近、職責相關、業務相通的被監督單位共同設立一個綜合派駐機構開展監督,把派駐紀檢監察組從原來的31個調整為22個,不僅使派駐監督對象進一步聚焦,還使派駐監督力量進一步優化。同時,對標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改革做法,此次改革首次在綜合派駐機構設置綜合室、監督檢查室等內設處室,“無疑將使派駐機構內部分工更加科學、職責劃分更加明確、協作配合更加有序。”
“這些違紀違法黨員干部的教訓非常慘痛。”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副廳長達瓦歐珠表示,將在新駐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的監督督促下,深刻汲取索朗群佩、王錦河、扎西江措等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教訓,主動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進一步抓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等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